且不需多言。
因是屈突寿无有寸功,才到军中,李善道就授“仪同三司”与之,属实已是厚待。
李善道下到帐中,亲手把屈突通扶起,拍了拍他的胳臂,让他坐下,自己没坐,就站在他席前,笑道:“屈突公,听说你还有个次子?现亦在长安?”
“敢回大王问话,臣是还有一子,现居长安。”
李善道问道:“可有书信?”
“敢回大王问话,臣前从大王征讨河东,戎马倥偬,通信不便,家中并无书信到来。”
——这句话,说者有意,听者有心。李善道知屈突通这是在委婉地表示,他之前没有收到过李渊的书信。呈给李善道的这封书信,是他收到的李渊的第一封书信。
李善道点点头,笑道:“闻得李渊,颇有长者之风。今遣送公子到咱郡中,陪伴於公,确可见其是有长者的做派。屈突公,给李渊的回书,你写了么?”
“敢回大王问话,大王英明绝伦,名应谶纬,今隋失其鹿,日后可成大业者,唯大王也!臣以无用之能,败降之身,蒙大王深恩不弃,感激涕零,只有竭忠尽智,犬马之报!李渊此书信,臣看也没看,自是更不会与他回复!”屈突通再度离席,下拜说道。
李善道将他再度扶起,拍着他的胳臂,让他重新落座,笑道:“公忠贞之士,我岂不知?我之此语,公勿多心。我的意思是,公不仅可回书李渊,也可与公在长安的次子多通书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