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水向东,流入魏郡,在邺县转而北流,至魏郡东北郡界处,又分成了两个支流。
一个向北,流经武安、襄国两郡,折向东北,又过信都郡,入到河间郡,在河间郡的东部,最终被引入大业四年开凿的永济渠中。
另一个支流向东北,从武阳郡与武安郡两郡的接壤处流过,进入清河郡,与东南边不远的永济渠大致成并流的状态,过清河、漳南等县之北,末段在平原郡的东光也被引入进了永济渠。
漳水的下游,是李善道、刘黑闼率部去乐寿时,曾在平原郡渡过的;它的上游魏郡,是李密令李善道去打的;它再上游的清漳、浊漳两水起源、流经的太原、上党,是李密想要得到的;而它中游所过的清河郡,则又是李善道现在主动要打的。
这条水算上清漳、浊漳,自河东的太原、上党,穿过太行山而到河北的平原、河间,长上千里,委实是一条沿岸尽多要地、战国时赵韩魏曾长期在此拉锯、流通河东与河北的重要河流。
河流比较重要,由此河延伸出来的一大片沼泽,也很重要。
这片沼泽便是高鸡泊,如前所述,位置在漳南县县城西南的几十里处,跨在信都、清河两郡的郡界上。高鸡泊,李善道还没去看,但听窦建德给他说过,广袤数百里,葭苇茂密。
直到而下,这片高鸡泊中,仍还有盗贼藏伏。
上次从清河郡过境北上乐寿时,刘黑闼没有余暇,所以没有派人去高鸡泊,这一回,有了充足的时间,他在入漳南县境时,已派了亲信赶赴高鸡泊,去招揽这些仍藏身高鸡泊中的群盗。
漳南县的地势是四面平坦,中间高地,县城就建在高处,城外河流环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