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笑着说道:“去年夏天,边防哨所反映帐篷里温度能到50℃,我们把需求放上去,一个学材料的实习生没接活儿,自己跑到哨所待了半个月,回来用废弃的光伏板边角料做了层反光隔热层,成本才几十块,温度能降12℃。
我们不光给了5万,还把这技术推给了所有边防哨所——有时候解决问题的,不一定是多复杂的技术,是真懂场景。“
顶楼的星空讲堂里,老专家刚讲完芯片材料,台下的年轻人正围着提问。
张副总注意到后排有个穿迷彩服的年轻人,笔记本上画满了装甲车的结构草图。
“那是部队的人?“
“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学员,来交流三个月。“齐广坤上前冲着张副总以及众人解答道。
吴浩点了点头,然后讲道:“我们搞军民融合,不光是技术输出,也请他们来提需求,比如车载储能系统的抗震设计,就是他们带着实战场景来的,年轻人碰撞起来,比我们这些老的想的更活。“
“嗯嗯,非常好,这种方式值得鼓励。”张副总点了点头赞道。
走廊的照片墙上,一张“第73次测试失败“的样品特写旁,有人用红笔写着“下次炸得再响点,说明能量够了“。张副总指着这张照片笑:“还敢把失败摆出来?“
“失败才是宝贝啊。“
吴浩语气郑重道:“我们有个''失败案例库'',每个失败的研发都要写复盘报告,新人入职第一件事就是学这些''坑''。
搞创新哪有不摔跤的?关键是摔了能爬起来,还能让别人别在同一个地方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