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千二百零一章 构建“会思考的试验场” (2 / 4)

作者:止天戈 最后更新:2025/8/13 11:10:32
        我们用知识图谱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关联标注,比如将电磁炮的膛压曲线与材料疲劳数据、环境温度变化进行多维度关联分析。”

        说着,他调出一个动态演示模型,然后继续讲道:“举个实际案例,去年我们在测试舰载电磁炮时,发现连续发射30发后储能效率会下降8%。

        传统分析方法需要逐个排查储能模块、冷却系统、控制软件等环节,至少要一周时间。

        但通过数据知识库的关联分析,系统在两小时内就定位到问题根源,是特定温度区间下,某个电容组件的老化速率与高频充放电产生的谐波存在耦合效应。

        而这个规律在三年前的地面测试数据中就有微弱体现,只是当时没引起注意。”

        “现在这套系统能自动识别测试数据中的异常模式,”

        吴浩继续补充道:“过去半年已经帮助我们提前预警了17次潜在的测试风险,避免了3次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严重故障。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国内其他靶场的公开数据也纳入进来,构建更完善的行业级知识图谱。”

        最后,吴浩换了张PPT图片,然后指向屏幕上的无人化测试场景模拟讲道:“第三个方向是测试流程的全域无人化与虚实融合。

        我们在靶场部署了52台自主移动机器人,能自动完成靶标布设、传感器校准、弹体回收等工作,配合无人机群进行空中数据采集,整个测试过程可以实现90%的无人化操作。

        这不仅降低了人员在危险区域的暴露风险,还将测试间隔从过去的4小时缩短到1.5小时。”

        四千二百零一章构建“会思考的试验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