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辆赛车再度停在了发车格,拉升转速带来的引擎轰鸣声此起彼伏。
经过大半个白天的暴晒,东望洋赛道的路面温度达到了42℃,再加上长达6.2公里的赛道长度,几乎两倍于陈向北前面跑过的英国多宁顿公园赛道。
意味着其他车手的软胎,已经完美的达到了最佳工况温度,处于自己抓地力的峰值。
“向北君,注意起步扭矩,中性胎温度有点奇怪。”
就在即将要起步的瞬间,陈向北耳麦里面传来了泽野弘树的提醒。
“什么意思?”
“内部胎压传感器数据显示达到了工况温度,可是外部橡胶融化没达标。”
听到泽野弘树的回答,陈向北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石头胎”三个字。
方程式赛车的数十年历史中,轮胎供应商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叫出名字的世界顶级品牌,诸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等等,都曾为F1赛事提供过轮胎支持。
每一家轮胎供应商使用的技术跟配方不同,自然就会导致轮胎的性能出现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出现在“软硬度”上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