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被崔道怡交到了和江弦关系很近的王扶手上。
王扶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篇,当她合上最后一页时,内心已被深深的震憾填满。
这部的格局太高了!
它站在一个超越阶级的高度,用一种同情和悲悯的眼光来关注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人的命运。
“绝对的一篇好文章!”王扶激动的和崔道怡反馈道。
“这种大篇幅魔幻色彩意识流的笔法,除了江弦,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写出来了。”
王扶先是分享完自己的心中的惊讶,又道:“崔老师,这篇在发表以前,我有个比较顾虑的地方。”
“你说。”
“现在倡导中日友好,江弦这篇里写.剥皮,你说会不会”
众所周知,80年代大环境是倡导中日友好,是两国关系的蜜月期。
为什么友好呢?中国要改革开放,要发展经济,要对抗毛子,寻找盟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要倾销商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