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仁激动的拍了拍桌子,“《高山下的花环》这篇,是真的净化了人民的心灵!”
作为《高山下的花环》的责任编辑,这段时间他也受到了媒体包围。
《光明X报》《文汇报》纷纷采访他,许多文艺单位、报刊找他介绍作者情况,要他缩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梗概。
还有中作协办的《文艺情况》,要他谈组稿经验。
此外,许多机关、学校要他参加他们的读者座谈会,许多部队作家到他家里拜访。
这些个部队作家,一想到居然被江弦这个门外汉写出一部砍倒一大片的军旅名作,心里相当不甘。他们找到张守仁,向张守仁谈创作构思,并强烈要求张守仁跟他们合作。
在这样的连番围攻下,张守仁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废寝忘食。
他好不容易才抽出个空闲,把这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给江弦送去。
江弦当然看不完这些信件。
但他很珍视这些读者们用心写来的信,将这些麻袋裹着的信,原封不动悉数往景山东院子里存。
院儿里西厢房整整两间屋子都快被这些读者来信占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