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信中说,以前每当看到有关描写部队生活的事都极不感兴趣,认为写大兵的事都是舞刀弄枪,火药味浓,没人情味,可以不看。
但这次,当他拿起《十月》时,也是先把其他一些作品看完,觉得没别的看了时,才顺便看了几眼《高山下的花环》。
但一看就不能放手了,完全被作品中的人物所征服。
他说这是近几年流泪最多的一次!
他说他曾是一个玩世不恭的青年,把一切都看透了,看了《高山下的花环》后,他觉得生活中也确实有梁三喜、雷军长那样的英雄人物,因此他认为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最后他表示一定要努力为人民工作,为人们解除病痛,以此来报答烈士的鲜血。
张守仁把这封信拿给编辑部的很多同仁看过,惹来一阵唏嘘。
还有个编辑看了以后,给编辑们分享。
“有一名工读学校的老师来信说,他们学校里一个学生,看了《高山下的花环》以后,老实交代了偷人家730元的丑事。
他要求他们的父母像梁三喜还欠账那样,把730元还给人家,并向被偷者道歉。”
“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