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茅台当时的全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习水大曲则是500吨。
这12吨要是划到他们茅台酒厂的头上,多卖出12吨,产值和外汇收入就将增加
不敢想。
领导班子都不敢想!
然而最大的问题又不在钱上,在“真理”上。
这次听说是经过上面的什么委员会判定,特别表扬了习水大曲,对他们茅台则给予了批评。
这下真如靳开来所说的一样,“习水大曲”真成了“气死茅台”。
“这么下去不行,得想个办法。”有厂领导提出。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报纸上天天登《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影响力在逐步扩大。
再这么下去,他们茅台损失的,可就不止12吨了。
更关键的是,万一人民群众对他们“茅台酒厂”有了意见,再反映到上级,这个事儿可就不只是一句批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