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初,大批的“习水大曲”作为军用物资被调往前线,成了官兵们的饮品,也被称为“壮行酒”。
当时在部队官兵眼中,“习水大曲”的名气一度超过“茅台”,销量也大增。
相比之下,“茅台”就有些尴尬。
“茅台”的说法是,哎呀,我们担负着“国酒”功能和作用,产量不能兼顾基层官兵们的需求。
因此,才有了与“茅台”品质接近、性价比更高的“习水大曲”担此重任。
这件事本来没人在意,茅台没想到的是,因为《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因为靳开来无意间的这一句话,他们“茅台酒厂”居然因为此事受到了上级的指责。
领导班子马上召开会议,一屋子人心情沉重。
就因为一片《高山下的花环》,因为那个靳开来的一句话,他们的对头“习水大曲”,也就是人家“习水酒厂”,足足多卖了12吨。
茅台酒厂也是下足了功夫,把数字统计的很清楚。
确凿的12吨。
12吨酒是什么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