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越是有故事的人,能听出来的感悟,也就越多。
听到这一段时,对歌中意境感悟最深的,或许当属佘亚了。
其他人或许都是在认真的听歌,只有她,在听歌的同时,还在探究杨北写歌和唱歌时的心绪。
如果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杨北这样的穿越者,那么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与曾经的他有过一段婚姻的佘亚了。
其他人或许很难懂,杨北的歌曲中,那种隔断时空,跳出光洞的意境是怎么找到的,但佘亚,则不会奇怪。
如果把歌中的‘旧时孤城’换成‘旧日情爱’,那她就更能懂了。
当然,这是她自以为懂的,实际上,这时的杨北和她记忆中的那个杨北,早已是同一个人了,歌中盛情,缅怀的也不会是和她的过去!
———
京城,老教授家中。
如果说佘亚是对歌中的“情”字感悟最深,那么这位老教授,就是对歌中的“意”字感悟最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