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而去,是为了继续找寻,还是选择放弃?这个问题除了他自己本心,外人谁都不得而知。
而杨北则与周董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
这个世界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向他一样经历两世人生,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随着他越发融入这个世界,对原来世界的热爱和依恋,却丝毫没有减少,反倒是每一天都在增加,只不过他一向淡泊的性格,将这件事置淡了而已,实际心中的分量却在愈发加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仿佛更能与《烟花易冷》中,那种脱离世俗时空,隔段千古相见孤城的既视错位感相融。
他的版本,参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悟,加上更清晰的吐词和音乐,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在科场辗转的士子,在忙碌中奔波十载后再恍然回头。
可十年惶惶,当下的情景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士子心中有感而悲,对无形中逝去的时光感到痛惜,对自己被俗事缠身而不得放纵私情而感到悲伤。
隐忍之后就是发泄,《烟花易冷》对恍筹的时空悲愤而歌,事后擦干泪水,转身离去,将情感藏于心底,重归于正轨,悲苦自知。
可以这么说,周董的版本,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在感叹缅怀一段凄美的故事,他的情绪中占比更大的可能是“悲古”。
而杨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故事讲述人的身份,以亲身经历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杨北的版本,或许会带上更多“悲己”的情绪。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杨北那更清晰的吐字和音色,确实很适合古风歌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