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红星厂答允会帮助市里在三年后重建一个轧钢厂。
以现在的轧钢厂生产设备为基础,从这五万人中挑选出一部分干部职工培养成为轧钢工人。
三年后三产工业那边的工人有很大可能统一调进轧钢厂的轻工业和三产工业体系。
轧钢工业代培养的工人绝大多数会转移至市里新建轧钢厂去。
红星厂的核心诉求是,这些工人的调配还有空间,到时候厂里调岗的工人和不愿意离京的工人都可以安置过去。
职业技术学院正好三年后会培养出一批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技术工人。
而淘汰掉的工人则都是顺着这个机会转给市里的轧钢厂。
就像现在使用的老式轧钢设备被淘汰一样,他们是历史的选择。
当然了,三产工业那边如果面临大的政策性调整,也会像市里担心的那样,直接从轧钢厂独立出去。
也就是说,未来的红星集团为了保持快速成长的生命力,会果断地甩掉包袱,就像现在的市里那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