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不掉的故乡的口音和民俗。
说不完的乡音,贴不完的对联,放不完的鞭炮。
他们仿佛是把故乡的一部分就随身带在了身边。
家族在两广时代生活的历史,已经是很久很久前的记忆了。刘子明从小就在马来西亚出生。
最富裕的家境,最好的老师,最为优渥的教育条件。
他本来以为这种乡土气质与情节,不会在他这一代人身上再有任何的体现了。
毕竟太久了。
毕竟,他的生活也太“国际化”了。
他当然会讲中文,马来西亚本来就是有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的地方。
他普通话和粤语都会念,粤语依然念的像是那些本土的广东人一样,带着西关式的鼻音,会把“叮”念成“铛”。
可他也能把英语讲的跟伦敦人一样,用西班牙语和外国的艺术家们流利的交流,在餐厅用标准的法国大舌音点一份焗蜗牛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