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没包砖的夯土墙,能维持墙的模样,靠的都是劳改犯。
罪犯修城墙劳改也是老传统了,秦汉时期叫城旦。
但城砖跟夯土不一样,青条石的不好偷,坏了又很显眼,更何况洛阳还是府县附郭,知府和知县哪个上任,都愿意把城墙修一修、补一补,更好看一点。
所以洛阳城的城建,有明一代,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到崇祯年,这座城依然是洪武年修出来的样子。
这也就意味着,这座城过时了,而且过时很严重。
它的防御假想敌,是洪武年间的敌人。
护城壕窄一点,够用。
但是在洪武年间的二百多年以后,火枪火炮的射程已经很远,这座城窄窄的护城壕,不够看。
除此之外,洛阳还是一座大都市,在周长八里有余的城墙之外、数丈宽的河壕之外,四关厢的郊外,全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宅舍、院落、亭台、庙宇。
城外二三里地的村庄建筑都连成片了,繁华且拥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