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得不说到唐代央地关系。
河朔型奉行“比战国故事”的分封观念,长安默认但不放弃大一统,软硬结合拼命打压。这体现在二者、河北内部每次冲突的导火索和战争诉求总是围绕继承权、官吏任免、政策推行、如何惩罚骄藩等等。
比如魏博之春——郓、蔡、恒游客劝说百般,兴终不听。乃相谋:“田氏变故,当共讨之!”
王承元入朝,把阻挠的家臣杀了才走得了。李同捷求父死子继,魏貌讨,实则与成德暗中援助。比如田兴被杀后,成德因对朝政策达不成一致政变,继而演化为内战。都是这种表现。
争夺地方治权,拉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分封自治。这是长安、河北的关系变动的核心驱动力。
中原型则流行玩寇。
讨蔡四年,诸将玩寇相视。
卢从史倚寇为援。
韩弘虽居统帅,常不欲诸军立功,阴为逗挠。每闻捷报,辄数日不悦,其危国邀功如是。
崔群虑王智兴难制,密表请召入朝他任。事泄,智兴斩关而入,杀异己者逐群。暴掠盐铁院及汴路进贡,十取七八。复逐濠州刺史。朝廷不能加讨,使持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