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昭穆,宗法制的产物。具体描述就是,一个祠堂,始祖牌位坐中间,左昭右穆。父为昭,子为穆。父在左,子在右。
始祖之后,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如是循环。先世为昭,后世为穆。
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是谓祭有昭穆,昭穆者,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
天子立庙,三昭三穆,也就是六代人。而太祖,叫百代不迁之尊。是为祖有功,开创立户受命之功。所以除非亡祀绝裔,不迁不毁。
而六代宗。
宗有德,有德为宗。有庙号,才能进太庙。宗,亲尽而迁,无功亦毁。血缘和后代皇帝出了五服,就要被归档夹室、别庙、陵、兴圣庙,为子孙腾笼。
以上是最权威,最广为人知的概念。
但国朝实际执行下来。
从李渊到李隆基,献祖、懿祖、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中、睿九庙。李豫到李炎。高、中、睿、玄、肃、代依次被迁,变成了太祖、高祖、太宗、德、宪、穆、敬、文八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