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一个例子。
宝应元年,唐朝收复两京,举行大祭,现场需要摆两个祖宗的牌位。太常卿杜鸿渐等人按“禘者,冬至祭天于圆丘,周人配以远祖。”认为:“高祖非始封之君,不得配天地。而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即殷之契、周之后稷也,请以太祖郊配。”
意思是说:李渊的牌位不能上,得上李虎,因为李虎是受封之君。
中书门下持异议:“太祖非受命之君,不宜作配。”
唐朝不是在李虎手上建立的,他不能上。两省官员一起上表,引经据典给出了二十条理由。
但输了,没辩赢太常寺。
于是撤了李渊的牌位,上李虎。
第二年关中旱灾,中书门下阴阳怪气:“此高祖不得配之过也。”
怪谁?怪你让高祖受了委屈!
代宗绷不住,把群臣召集到一起再辩。太常寺被批为罪魁祸首,受到强烈的舆论攻击和代宗的猜忌,于是派出一员大将,独孤及。独孤及在“听证会”上舌战群儒:“受命于神宗,禹也,而夏后氏祖颛顼而郊鲧。缵禹黜夏,汤也,而殷人郊冥而祖契;革命作周,武王也,而周人郊稷而祖文王。太祖景皇帝始封于唐,天所命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