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军主力西御,宋州在闹金刀贼刘亥,我主张北伐,进击中原,抢前入汴州。”
部下一人一个说法,杨行密顿时有些彷徨。
“朱公,你为何不说话?”目光扫到角落里的朱瑾,他问道。
“国”破家亡、经历了这么多事以后,朱瑾头发雪了一半,性格也变了很多。虽然杨行密待他非常好,听说他来投奔,亲自出城迎接,又任命他为副帅、行军司马,但杨行密的圈子他融不进去,属于被排挤、嘲笑的对象。二来,杨行密无意争霸北方,让他得不到报仇的机会,故而始终郁郁寡欢。
闻言,朱瑾心不在焉道:“都听大帅的。”
“公不必忌讳。”杨行密柔声安慰。
但朱瑾接下来的话却让杨行密吃惊:“朱温能把某兄弟陷于死境,圣人又能把朱贼逼到暴跳如雷,高下立判耳。不如做忠臣,求诸侯之业。”感受着那一道道敌视的目光,连忙又补充道:“可以一边勤王一边争霸…南下穿钱眼,或出楚州趁虚取徐,北边再派一人击颍以应援圣人,这样,两全其美,上无负朝廷,下不愧三军……”
“善!”杨行密听到这,两手一拍,喜滋滋道:“英雄所见略同,某也这般斟酌!”说着,朗声道:“谁愿为招讨使,统兵两万勤王?打下的州县,归你自己。”
尴了个大尬,无人回应。
淮南军府,没开拓之心的哪也不想打,只想过日子。有这心的,譬若田頵、朱延寿、刘威,又只想步步为营就近打钱鏐这些人,不想跑太远。就像不适应南方气候和三吴风土人情觉得哪哪都不舒服的朱瑾、李承嗣、史俨,他们对北方也不感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