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再想想。”
“还需上章论述,挑起圣人对成德的猜忌。”
千里勤王,却被甩脸色,充满防备,赵人下次还写得出这么文采飞扬的檄文么。
“君看着办。”李克用对这些阴谋算计不甚感兴趣,叮嘱道:”注意措辞,要有英雄气,别搞得我像个小人。圣人于我有恩,我又是位兼将相的皇亲国戚……”
他嘴笨,不知道怎么表达。
其实很简单。他和朝廷不属于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矛盾,而是彼此算计利用的斗争性矛盾。
让他灭了大唐,或者像李茂贞、韩建那样欺负圣人,他干不出来,也不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
一句话,有野心,但有底线。在规则和局势允许的范围内和你斗。就好比现在,诸侯强弱相噬的局面未得到扭转,那他随大流,攻城略地扩充实力,为以后做打算,是可以心安理得没有思想负担的。
这两章给大伙理了理成德的镇情。事实上,晚唐比较大的藩镇,都各有特点,而不是看过的某些研究成果和,动辄就给某个藩镇、某个人扣上一顶具象化的人格化帽子。懂考据,洞悉历史的普通人、专家很多,但不一定懂政治的肮脏下流,懂人的光明与丑陋。还有部分读者,看历史,少给作者扣文青”帽子。你觉得是作者某些地方写得文青,那有没有可能,是你见得太少。魏博、成德的牙兵动不动因为屁大点事哀伤大哭,我要是写出来,是不是也说我文青?历史上,晚唐宰相孔子四十世孙孔纬因为绝望世道黑暗,大唐将亡,生病后拒绝吃药,把自己熬死了。文青吗?书里崔安潜与主角辞别的那个场景,其实参考的就是昭宗出城送孔纬,君臣俩相对感慨落泪的画面,但我没写得那么深情。你不知道的,就自己去查,去看,去了解,而不是事物一超出你贫乏大脑的想象和知识储备,就给作者扣帽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