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依旧保持着面无表情,他在政府办工作多年,见过不少会写材料的笔杆子,但像郑仪这么会“做局”的,还是头一次遇到。
看似是小组合作的成果,实则处处是郑仪的影子。
选题是他定的,框架是他搭的,甚至连林成栋负责的那部分,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李在明很清楚,他们组的汇报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是因为谁的个人能力突出,而是因为郑仪用一套近乎完美的分工策略,把所有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的操控者,让每个零件都精准运转。
台上,周作树还在继续点评:
“……特别是权责清单那部分的建议,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贴合我省实际。”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这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研究,才是特训营该有的水平。”
这话一出,全场震动。
理论高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