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周建涛平静地看着进门的多名警察。
刘文凯的二中在江远来之前,常年做的都是八大重案,也就是暴力犯罪相关的案件,抬眼一看周建涛的眼神,下意识的就来了感觉,语气瞬间调整成了攻击型的:“不怕警察的?被打击过吗?”
“没有。”周建涛深吸一口气,让情绪再次平缓下来,道:“我们不做亏心事,自然也不怕警察。”
“有这个觉悟的人很少的。”刘文凯笑一笑,再抬头看看两边,问:“你还有一个弟弟吧,周设涛,在吗?”
这兄弟两个的中间名是建设,既不符合传统的起名规则,以他们的年龄来说,也是有点土气的,就刘文凯的理解,这俩孩子的家庭条件应该是相当不好的,这里说的不单单是经济条件,还包括文化和家庭氛围等内核。
而这样的家庭条件,在犯罪市场上,就属于很正常的水平了,甚至属于偏好的那一类。
刘文凯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周建涛,他家距离隋莹雪家只有百多米远,事发时,两兄弟分别是16岁和18岁……
刘文凯再看周建涛冷静的表情,心下突然有种捡漏的预期,心下已是认真起来。
做刑警的,排查走访是基本功,这个过程中,嫌疑人的反应是很重要的一环。
而以警察的经验来说,并不是冷静平和的嫌疑人,就是最没有嫌疑的,恰恰相反,正确的反应才是比较没有嫌疑的情况。
至于说什么样的反应就是正确的反应,其实并非理论,而是刑警们的经验决定的。这里面没有太多的道理可以讲,就跟古董类似,走的都是体验流的路线。不同类型的被询问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