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此事乃是冯吉惹出,此人借着儿臣的名声犯事,虽非儿臣指使,但儿臣也有不察之罪,当为此负责。”
“再者,儿臣乃是边境藩王,封地又在关外偏远之地。这群使节就是恨我入骨,也拿我毫无办法。”
庆帝叹息一声:“痴儿,你可知道......若是诸国对你心生怨怼,未来对你极其不利。”
虽然庆帝说的很隐晦,但李彻却是秒懂,他说的是储君之位。
皇帝的位置太过关键,不仅国家内部为此争斗不休,还会影响周边邻国的政治环境。
就像宋仁宗,他驾崩之时,辽国耶律洪基也脸色大变,叹息‘四十二年不思兵革矣’,后嚎啕大哭,并给宋仁宗立衣冠冢。
而如今李彻若接手此事,必会让其他国家对他心生不满,这将直接影响他夺嫡的胜算。
毕竟大臣们也不希望,继位的皇帝是被周围所有国家都厌恶之人,因为皇帝个人原因,惹得大庆千夫所指。
李彻当然清楚这一点,但他并不在意。
奉国要走的是工业发展的路子,必将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业竞赛和对其他国家的殖民统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