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足迹照片,左边这张镜头倾斜,脚印明显被拉伸;右边这张垂直拍摄,长宽比例才是真实的。
在法庭上,哪怕1毫米的误差都可能被质疑证据的可靠性。
一点都不能马虎。
与此同时杨林举起勘查灯进行侧光拍摄,这是为了凸显痕迹的立体感,就像拍指纹那样。“
他把勘查灯的光线以45度角打在雕塑手臂上。
当光线掠过表面时,细微的划痕和手套油脂残留会形成明暗对比不过侧光强度要控制好,过强会导致反光,过弱又显现不出细节。
拍照大概半个小时后结束。
杨林则半跪在地上,手持比例尺和标签,仔细标记着现场痕迹的位置。
“你看这。”杨林突然指着雕塑基座旁的落叶堆,“这里的落叶有明显的压痕,形状不规则,像是有人拖拽重物经过留下的。”
杨森半弓着身子,战术靴稳稳扎进潮湿的腐叶堆,膝盖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他摸出强光手电,冷白色光束呈45度角斜扫过地面,落叶堆里几道交错的凹陷顿时显形——那是重物拖拽时压碎枯叶形成的不规则沟壑,边缘还残留着新鲜断裂的叶脉纤维。
“这拖拽轨迹呈S形,“他用激光笔沿着痕迹移动,红点在腐殖质上跳跃,“说明凶手力气不小,但移动时可能遭遇过阻碍。“说话间,他已经戴上N95口罩和乳胶手套,橡胶与皮肤贴合时发出细微的磨擦声。勘查箱被掀开的瞬间,各种精密仪器在冷光下泛着金属冷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