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权万纪 (6 / 6)

作者:一堆茶 最后更新:2025/6/27 22:25:38
        如此,倒不如挑一个家族有底蕴,儿郎有底线的家族,达到了政治联姻的目的,也能保住妹妹的安稳。

        “权万纪上疏弹劾李恪耽于游戏享乐,你可知道?”

        李承乾道:“臣这两天忙着阅卷,当然不知。父亲,您要如何处置?”

        “按照你之前的进言,朕没有第一时间申饬李恪,叫韦挺去查这件事了。”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全唐文》里面收录了魏师傅的一篇奏疏《辨权万纪劾房玄龄王珪考官不平疏》,父亲可还记得?”

        李世民道:“记得,贞观三年,房玄龄和王珪执掌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考核,权万纪上书弹劾二人考核中存在不公平,朕派巡按御史查问此案,王珪对调查结果不服,上书陈辩,朕又将该案交付侯君集查办。魏征上奏说:‘房玄龄和王珪都是国家的重臣,二者因忠诚正直而被委以重任,他们考核的人太多,即使有一两个人考核偏失,也不是因为他们徇私舞弊造成的。朕若因为这些小问题查问,便是对他们不信任,臣失信于君,则难当重任。

        况且,考核从开始到结束,权万纪始终在考堂上,如果确有违反法度的事情,完全可以当场指正。权万纪当时发现,却并不阻止和更正,事后因自己未能通过考核,才出来纠缠此事,弹劾考官,纯粹是为了泄私愤,而非诚心为国家,这样的行为如果得到支持,只会离间君臣,损害社稷,既无益于朕,也有损于大臣。’朕听了魏征的话,这才将此事放下。”

        “如此可见权万纪此人,沽名卖直,没安好心,若李恪耽于游戏享乐所查不实,权万纪污告皇子,当严惩。贞观以来,父亲察纳雅言,这原本是有利于大唐社稷的好事,如今被有些人弄得变味儿了。这种不正之风若不能及时纠正,现在害的是父亲的骨肉,发展下去,诬告成风,害的就是朝廷社稷。

        父亲可记得张蕴古?李好德一案,张蕴古任职大理丞,放在京师也是高官,李厚德任了张蕴古原籍相州刺史又能如何?张蕴古用得着去巴结李厚德一个地方官,徇私李好德一案吗?况且事后查明,张蕴古的确是被冤杀的,权万纪这种人不收拾,往后就会死更多的张蕴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