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进来,李世民已经想到次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自己委屈的样子了。
禁足李承乾,本是惩治李承乾阳奉阴违,结果李泰从中作梗,搞得他因误会打了李象,后续闹出一堆事端,冷一冷李泰些日子,略做薄惩。
李泰求见被拒,却也没有出宫,而是去了弘文馆,与一众博士讨论文学经义。
逗弄完幼子幼女,李世民又想起了李承乾整理出来的文稿,遂叫人请了魏征、马周二人到东宫显德殿。
不要李承乾的东西,也不把这些文稿拿出东宫,但看一看没有问题。
魏征与马周原本还在奇怪,今日为何不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待看到李承乾关于约束限制京兆几大世家的举措过后,瞬间清明。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出身名门,皆有郡望,只怕士族之间心有戚戚,他和马周庶民出身,自是另当别论。
马周翻来覆去看了三遍,最后向座上的皇帝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李世民笑道:“但讲无妨!”
马周道:“太子殿下这篇手稿,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写出来的。”
魏征也道:“太子曾经四次监国,处理政务倒也妥帖。可这几篇文稿,问题的分析深刻,几乎无微不至,提出的举措以及落实,老辣程度几近亲身经历,不像是久居高位的太子,倒像是官场经年累月治理地方的干吏。”
李世民点点头,道:“这是太子完成了一半的功课,《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朕让太子以此为题,写一篇关于京兆地区治理的条陈上来。玄成所言,朕也有疑惑,可他以领了功课过后,日日出宫,身边只带一个赶车的内侍,朕怕他遭险,命玄甲军乔装保护。这些日子,他走访京兆地区,晚间挑灯整理文稿,确实是太子所写,无人代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