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霭:“你从四望镇带出来的那三十二个秀才表现的怎么样?”
黎明:“表现的很亮眼,都做出了令同事们刮目相看的成绩。他们对这份工作很满意,都在读函授大学。
他们在工作中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拼事业,就必须要有知识,事业逼着他们学习相关知识,成为他们自觉刻苦学习的动力。”
汪霭:“很好,先让他们负责招聘高考落榜生的工作。完成这个工作之后,将他们这三十二个人调回总部,集体学习一天,然后升职提薪。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留住人才,就要舍得花大价钱。
把他们放到各个分公司去担任重要岗位的负责人,当前给他们布置一项重要的工作,要他们就地招收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
我们吉昌公司以后招工,学历将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初中毕业生以下的学历,除非是特殊原因,是不能再招收了。”
李明深有同感:“对!我同意。”
汪霭:“还有一件事,招到了大量的高考落榜的秀才后,就从这些新员工中抽调一些外语成绩好的,聪明灵活的员工组建外贸团队,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李明:“说到外贸,我就记起了这对张大川、张玫父女,他们是主持外贸的最佳人选。但是,现在我要张大川给各分部上课,抽不出时间来来。熊掌与鱼不能兼得,不得不拖一拖再成立外贸部。”
汪霭:“为什么这样说,是不是这个老农民对外贸也有特殊功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