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把这些人所需要的商品看了一下,惊讶地发现竟然基本上都一样,小百货里主要是尼龙袜,塑料拖鞋、锦纶背心……大百货里以单车、电风扇、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居多。
这些张镇的商店老板和小贩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最接地气,对百姓需求最清楚。顾客们不是不知道淅省的批发市场,是因为他们都是小本经营,没有那么多的本钱,没资格在那样的大市场进货。
李明第一次次在浙东大批发市场,所带的一十五万元钱就只够进进几个种类的商品里,若是要多进几样商品,就等于是零售,没有价格优势,连车旅费都要亏。
也就是李明有其独特经营的眼光,才会只买了三四样货物。一般的商贩是要求品种齐全的,因为这样才能能够满足较多消费者的需要。
说来说去就说到了命运,如果不是专买钮扣,一十五万元要买多种商品的话,那就碰不到专营纽扣的汪玲,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一连串事情了。
李明暗道:“自己做对了,也许是运气到了,初下水的雏鸭歪打正着,就有了接连而来的鸿运当头。”
每批到商品的顾客都走了之后,十个人关起门来清理现金,零数不算,七天的总营业余额共计二百二十二万五千元。
扣下两千元做这几天的工资,房租……等开支,连本带利共得二百二十二万五千。
魏杰在心里盘算,二百二十二万五千元,和汪霭五五对开,自己可拿拿一百一十一万二千五百元元进货。这样的结果,显然会出乎汪霭的意料之外,使她在几天之内由六十七万积压的货物变成了一百一十一万多元现金,也算是大赚了一把。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赚的更多,前前后后一个星期的时间,一十五万本钱就就变成了了一百一十一万元,一下子就暴发了!
想来想去想了很久,李明认为将这二百二十二万五千元钱与王霭做五五分成,是比较合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