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2 / 9)

作者:我家有个天仙 最后更新:2025/7/2 11:09:55
        ESPN专栏分析:四维球员:顾诚的实力和对网球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通过追踪其12小时内的478次击球,我们发现顾诚的落点预判准确率高达98%——普通职业选手的平均水平为62%。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据,很难想象,一个人的控球能达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还有他在双打网前的移动轨迹呈现出罕见的‘提前量’,仿佛能看到数秒后的球路,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预知能力’,让他在比赛中即便是不用任何球技也能如鱼得水,甚至于就连他的搭档于浩洋的截击效率都提升40%以上。”

        《体坛周报》深度报道:从高一新生到网球新贵:中国体育土壤的基因革命。

        “顾诚的父亲和父亲都不是搞体育的,他们甚至都不是运动员,可就是这种‘小世家’的基因组合,却造就了他0.05秒的反应速度(普通选手0.25秒)和1.2米的垂直弹跳。更关键的是,中国传统小球项目的‘台内控制’训练,让他在网球的网前截击和接发球环节展现出降维打击的优势。”

        技术派媒体《网球月刊》:生物力学奇迹:顾诚发球动作的黄金比例。

        通过3D动作捕捉显示,顾诚的发球动作符合“5:3:2”黄金比例——下肢发力占50%,躯干旋转占30%,手臂挥拍占20%。

        这种发力模式将能量传递效率提升至87%(普通选手约60%),解释了为何他能在单日四次决赛中保持发球时速超200公里。

        很显然,当一个人站在了时代的巅峰只好,他所做的一切,哪怕是错的都成了最为正确地选择。

        任何动作,都好像被放大镜无限放大。

        很多人都开始学习他的发球动作,一些人在学习只好,发现发球果然比以往更加厉害,更是坚信顾诚的发球动作才是最标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