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柯大了周滔三届,对现在的艺考流程确实没有后者了解,所以主导话题的就成了周滔。
根据周滔的说法,首都广播学院一般是三月份开始校招,前些年对声音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这两年则更偏重气质、长相、台风、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张延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正在从电台朝着电视台转向。
校招的考题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朗诵环节是雷打不动的,对速记的能力也有相当程度的要求。
听周滔举了几个例子,张延心里就有些忐忑,自家妹妹虽然外在条件还行,嘴皮子也利落,可毕竟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在这方面肯定比较吃亏。
见张延有些担心,周滔想了想道:“最好是能把你妹妹带到京城来,请我们学校的老师帮着掂量掂量,如果底子好、差的也不多,突击培训几个月应该能过。”
顿了顿,她又补了句:“我们学校的老师私底下就有在做考生培训的,不过这方面花销肯定不低,你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钱这方面张延倒是不在乎,反正等明年出版,保底他也能赚个五、六万。
但想要突击培训,就得让张芳常驻京城,这就有些难办了——父母在恒江都有正式工作,他也刚刚调到津门,总不能让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自己跑来京城吧?
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所以后续的聊天方向,就转向了更为轻松的闲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