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翻了几页,脸上原来不在乎的神情渐渐消失,转而是凝重。
他听过唐律的大名,又叫唐律疏议,但是他没有了解过这部法典。
梁川沉浸在这部书典当中,一页页地翻看着,虽然他的古文水平低得让人发指,但是已经识字的他,看这部法典一点也不费劲,通俗明了,易懂。
特别是看到里面的开篇第一章,关于户婚的内容,从户籍到土地、赋役、婚嫁、家庭再到社会关系,梁川完全被其内容给吸引住了。
他一度想把后世的婚姻观引到这个时代,让世人提前把社会关系给加速一下,让社会更加开明。
可是他知道,制度必须与时代还有经济相适应,这年头老百姓还没有到那种可以冲破世俗桎梏的层次,只有他们的制度才是最合适他们的,户籍方面梁川已经定了大方向,土地再套进去,微加改动,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就齐备了?家庭的就更不用说了,里面都写着哩,要怎么孝顺父母,家里的规矩是什么,一清二楚!
这年头的婚姻可不是后世那种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离的,梁川没有吃过婚姻的苦,全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好娘子,帮他大后方打理得明明白白!但是别人家就不一样了,谁家的那本经不是难念得跟什么一样!
这年头,女人要是不守妇道,不孝顺公婆,相夫教子,那是可以
问罪的,更不要说在家里不操持,不守妇道的话,直接就拉去浸猪笼,都省了法律这一关,道德的层面都过不去!
‘好好好!"梁川看着这部法律,一连说了好些个好字,本来他自己想的都够多了,没想到人家想的比他的还要完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