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军人,出身市井的他,原来是一个黑白通吃的社会大哥,多年的社会阅历,让他比普通多有一个心眼,也有更多的手段。
虽然不是梁家军的人,但是他算是最早跟着梁川的那一批人。
从清源到澎湖,再到如今的凤山,一路走来,杨霸先用他的手段与能力,把清源港口澎湖岛上治理得井井有条。
杨霸先的治与苏渭吴用的治可不一用,他这个治多少带着一点暴力与冲动,一言不合就是抄家伙的那种,不过他很少与梁家军正面冲突,梁家军有军法管着,他则是冲着安稳去的,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倒像是苏渭身边的带刀护卫,一个用嘴以理服人,一个用拳人来服人。
不过这些年,杨霸先在苏渭的熏陶之下,也极少动手来以势压人,他也更喜欢用一个理字来解决问题。可以说杨霸先处理问题的方式变得更加理性!
众人会推选杨霸先这个粗人,既出乎梁川的意料,也合乎梁川的心意!
若是换了别人,要镇住凤里街道下面的这帮梁家亲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梁川还搞了一套监督的机制,保正要干事,可不能私下暗箱操作,必须拿到明面上来,街道办的办公场合,从建成的那日,大门就不上锁,除了一些要紧的收纳公文的地方,其他的地方街道的居民随时可以登门,你一个保正要做什么,全部让老百姓知道个明白!
这一手可是破天荒的大手笔!
可知道古代人办事,那讲究一个闲人回避,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让人瞎凑热闹,没事的人靠边站!
这等于是把街道的事全部掀开了让人来看,做得对错,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全部看在眼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