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能理解,我非常欣慰。不过我还是要给你说一下这个钱后面怎么安排,你有权知道。”
“妇联这边肯定不会挪用,现在第一批有志青年培训已经初显成效,后面还会安排第二批、第三批。”
“人吃马嚼,医疗器械等等吧,都不是小数目,而且都是需要钱的,妇联在这里面要承担责任,不能全推给卫生部门。”
唐植桐点头表示理解,通俗一点讲,光动嘴不出力,分功劳的时候都会没底气。
“后续的稿费,你李姨还是原来的意思,适当的给编委会同志发一些,再拿出一部分做期刊,大头还是用在四九城农村医疗条件改善上。不足的地方,妇联再想办法解决。”叶志娟点题道。
“妈,我还是那句话,我这边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后续的那部分就别给我了,毕竟后面这稿我也没出什么力,拿着心里也不踏实。”唐植桐表现的很痛快,三瓜俩枣也富不了人,既然是响应,干脆就做的漂亮一点。
“滑头,你不拿,让别人怎么拿?给多少你就拿多少。”叶志娟指指唐植桐,笑道。
“成,那我就擎等着。”唐植桐也笑了。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以后尽量不要写稿子投稿发表,发也要发一些站在人民立场上写的内容。比如那首《一分钱》就很好。”叶志娟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缺钱,你俩可以找我开口。”
“不缺,不缺。之前确实是因为手头没钱,想了个取巧的法子。我俩现在工资拿到手有一百好几呢,尽够用了。”唐植桐连连摆手,叶志娟也不容易,虽然工资高,但还要给婆婆那边寄钱。
唐植桐虽然没有细细研究过稿费的变迁,但也知道这只是个取巧的法子,所以邮编推广的那一波软文大多用的化名,就是图个稳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