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46雨水无雨 (6 / 8)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4 10:57:37
        唐植桐还没等下课就溜了,在操场看别人散发荷尔蒙,还不如去找小王同学聊聊天呢。

        骑着车进入新街口后,唐植桐听到了一阵令人头皮略微发麻的“嗡嗡”声,遂停下了车。

        这种嗡嗡声是剃头匠专用的揽客响器“唤头”发出的声音,自打合营后,这种嗡嗡声就少了很多。

        “师傅,理个发什么价?”唐植桐停到理发师傅旁边,和气的问道。

        “承惠,六毛。”剃头匠见唐植桐开口相问,满脸堆笑,客气的不得了。

        “全套?”六毛钱不算便宜,这年头街边理发店成年人理发的价格不会高于四毛,还负责给洗头,四联牌子那么硬,也不过八毛。

        “一看您就是个懂行的,全套。”剃头匠年纪虽大,但腰微弓,开口必称您。

        “得嘞,那麻烦您了。”唐植桐觉得这个价格还行,看着时间还早,就决定体验一把。

        剃头匠是四九城对理发师的称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作“栉工”,那时候栉工并不剃头,主要做发型、剔面,有点发型师的意思。

        宋朝的理发师改称“镊工”或“刀镊手”,主要工作是为顾客拔除脸颊上的毫毛,据《贵耳集》记载,秦桧有次理完发问多少钱,镊工说两文钱,秦桧由于很满意,“以五千当二钱犒之”。

        明清时期剃头风俗流行,理发师就成了剃头匠,一些大户人家有固定的剃头匠,每个月定期上门服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