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嘛,今儿都是自己人,又不是在外面胡说。”霍效平在一旁催促道,他的父亲在粮食口上班,最近为了供应问题着急上火,满口的溃疡,霍效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病急乱投医,他想听听唐植桐的看法。
刚才谈到的是粮食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太敏感,但什么事都不做,又对不起来这个年代一趟。
唐植桐一直想做点什么,也是这么去践行的,创汇的根本目的还是想着让外汇充足一点,多买点粮食,至于能有多少能用在购买粮食上,他就不得而知了。
在得知霍效平的父亲在粮食口权位比较重以后,唐植桐心思就有点松动。
当然了,唐植桐位卑言微,说点啥也起不到大的作用,但要是自己说的能得到霍效平父亲认可,并争取一下呢?
哪怕有点轻微的改变,多留下一点粮食,也算自己尽了一份力,没白来一趟。
“效平兄这个问题可难住我了,毕竟我也不能凭空变出来粮食。
我觉得吧,想要粮食安全,不能光看纸面上的数字,得亲自去下面走走。
老人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去看看总不会是坏事。
以前的人总说农民是看天吃饭,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看天吃饭’,不是什么都不做,其实民间有不少优秀经验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