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不同意,记者并没有放弃,直接去做公社领导的工作。
在路上记者连腹稿都打好了,王波“家有病患父亲在床,自身了解群众疾苦,立志解除百姓病痛”,赢得了社员的一致好评巴拉巴拉,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典型吗?
公社领导正发愁呢,二流报纸都发表展望新的一年了,自己这边新的一年怎么展望?总不能说社员吃不饱吧?
一听记者的诉求,这可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吗?
当即穿好棉袄,跟着记者杀到了生产队。
生产队队长同样心虚,因为给王波报名这事吧,他既存了报恩的心,但同样收了王慧茹的东西。
现在公社领导在场,生产队队长有苦说不出,只能硬着头皮加入了劝说王波的行列。
本来王波还要坚持的,但公社领导单独跟王波聊的时候直说可以给一份补助,是粮食!
这谁能扛得住?
可能有人能,但王波没抗住,不过他也没信口开河,捡能说的说了一些,而且尽可能的把功劳往外推。
什么公社和队上的支持,愿意放自己去学习、帮自己报名;社员信任自己;老师教导的好;同学们实践时甘愿做出牺牲等等,好像自己那点成绩微不足道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