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这首《元日》表明老百姓每年春节都要换新桃符。
比王安石小16岁的苏轼也有一首诗: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翻译一下就是:除夕的深更半夜,我他喵的还有半杯酒没来得及喝,就不得不趴到油灯前写桃符。
写就写吧,还是用草书写,充分表达了苏轼没喝到那半杯酒的怨念。
既然是写,充分说明这时的桃符已经跟春联差不多了,再加上王安石说“千门万户”,任何朝代的小老百姓哪有钱年年换桃木板?
再说,也没有那么多桃树做桃符,所以,这时“桃符”就已经是代指纸春联了。
肯定不严谨,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要说跟宋朝不同的,可能是张贴春联的日期不同,苏轼除夕夜才写桃符,张贴怎么也要初一了吧?而现在的四九城是除夕贴对联。
按道理来讲,昨晚就应该写对联,然后晾一宿,等墨干后,今天早上一早就贴上,但昨晚两人忙着打浆拉丝,没顾上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