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65论战 (1 / 10)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3 11:34:35
        清大底蕴深厚,即便解放后不少专业都被调整到其他院校,但留下的规模也是其他院校望尘莫及的。

        底蕴不仅仅表现在学术方面,还有文化建设,在1923年前后,清大就有自己的校歌。

        1923年还是民国时期,那时清大吃饭靠抢,因此有好事者将校歌重新填词:

        铲子锵锵,铃儿铛铛,全体学生,来到食堂。

        鸡鸭鱼肉,烩炒一盘,大家举箸,杯盘以光。

        嗷嗷饭桶来远方,嗷嗷饭桶来远方,饭菜未剩口尚张,因为要饱必须抢。

        你抢,我抢,因为要饱必须抢。

        可能有人认为民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事实胜于雄辩。

        梁实秋先生在清大吃了八年食堂,从“中等科”食堂吃到“高等科”食堂,在这期间他与室友打赌进行一个比赛,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

        那时的清大食堂伙食不好,很多老师对此也颇有微词。

        物理学教授叶企孙1925年来到清华后,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一个工友负责照顾他的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