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46拆信 (6 / 9)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4 10:57:37
        可能会有人问,作文分数这么多,差一分就是好几百名,就凭阅卷老师一分钟内的主观评定,决定一个学生十几年的付出?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每一篇高考作文都不是由一个阅卷老师看,而是最少两个老师前后批阅。

        只要两次打分差别不大,则采用主阅老师的评分。

        如果两次打分差别在多少分以上,这份试卷就会出现在组长桌上,由组长组织老师们会议评定,最后判定到底值多少分。

        在电子阅卷实行之前,这种方式非常麻烦,电子阅卷实行之后,阅卷就简单了很多,而且是双盲的,彼此看不到对方打的分数,更加公正。

        唐植桐这回体验了一把当阅卷老师的感觉,写字潦草的,直接扫一眼,如果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则直接略过。

        写字很工整的,则多看两眼。

        越看,唐植桐越觉得印象分重要,打算回头跟弟弟妹妹们强调一下,让他们平时注意书写的工整性,别事到临头才临时抱佛脚。

        “吆,看信呢?”不知不觉的,唐植桐已经开了灯,桌子上的信件已经摞了厚厚几摞,小王同学回来后,直接打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