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树砍了不少,不过也种了不少,其中就有不少经济类的果树,但“桃三杏四梨五年”,离能吃还有好几年,正好赶上三年过去。
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得想办法在现有基础上赚点外汇,换点粮食回来。
唐植桐做榅桲是因为自己馋这口了,榅桲是不怎么适合出口的,跟糖水山楂太相似,他打的是果丹皮、山楂片的主意。
果丹皮除了用山楂制作外,也能用苹果做。
除此之外,唐植桐感觉苹果、西红柿也有很大的潜力。
知道西红柿能支棱起来是因为几十年后,西北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出口的番茄酱很多。
苹果嘛,属于结合事实的合理推测。
苹果在国内真正大规模种植、普惠百姓的历史并不长,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时,苹果在国内还是个金贵东西,康麻子拿这玩意赏人,以示皇恩浩荡。
又过了二百年,美国牧师尼维斯才带着果大瓤脆、皮红肉硬的旧金山苹果到了烟台,开辟了示范农场,拉开了烟台种植苹果的序幕。
不要认为国外的苹果就是好的,砸牛顿脑瓜的是“肯特郡之花”,果子相貌和口感都很差,连一般都算不上,生食不佳,口感酸涩,也就能用来做苹果馅饼。
肯特郡之花之所以能繁衍至今,是沾了牛顿的光,毕竟是“敢砸”牛顿脑壳的苹果树,并不是因为好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