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将马拴在树上,把空间里剩下的青草啥的薅出一堆,让马休息、补充下体力。
天色已晚,唐植桐收拾好小木屋,除了冻些鱼虾外,自己也吃了口饭。
接下来准备继续做些吃的囤起来。
首先是炒些松子,松子好啊,能量高,吃起来味道不大,到时候将松子壳往炉子里一倒,一点痕迹都不会留。
接下来,唐植桐还炖了一锅海肠。
海肠生长栖息的范围有限,绝大多数分布在环渤海地区。
海肠在掐头去尾、洗干内脏后,只剩一层皮,但这层皮里富含氨基酸,所以味道尤其鲜美。
海肠产量不高,流行范围不广,但非常受胶东百姓喜欢,价格不菲,素有“裸体海参”之称。
据说鲁菜的出名离不开海肠,在味精还没发明出来之前,鲁菜的大师傅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皮囊,每做一道菜,都会从皮囊内倒入一点粉末进去。
这种粉末就是海肠晒干后磨成的粉。
唐植桐没有将海肠晒干的时间,也没有烘干海肠的设备,等锅里的水开后,就全部薅进空间,斩成了碎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