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后勤处,唐植桐先找到魏之桢,三言两句把事情脉络讲清楚,然后才问道:“魏老师,这种情况能给补发一份定量吗?”
唐植桐之所以敢这么问,并不是觉得自己有几分薄面,而是因为陆滟确实把票洗掉了,重新补一份饭票,学院的粮食总供应量不会变。
再退一步说,哪怕陆滟确实套票了,对学院影响也不会很大,因为唐植桐猜测邮电学院有机动粮!
机动粮顾名思义是可以自行支配的粮食,大多数时候是被用来应急的。
这个不是唐植桐瞎猜,而是以前看到过相关资料。国家缺知识性人才,尽管定量一再缩减,但还是给予了高校一定份额的机动粮,生怕人才出现闪失。
“别人开口,肯定是不行的,但小唐同志张口,那必定是可以的。”魏之桢听完后,答应的很爽快。
“魏老师,您按咱学院的规章来办就行,我可不想给其他同学树立一个反面典型。”魏之桢答应了,唐植桐反而更要把话说明白,这事是自己出面不假,但不是这么办的。
“哈哈,我知道,这事肯定能行,但必要的手续还是要有的,一会走流程的时候,你配合一下。”唐植桐这么说,魏之桢懂了,唐植桐站出来处理这件事,是生活委员的职责,并不是因为个人私交。
即便唐植桐不说,魏之桢也没打算直接给补发饭票,这里面就牵扯到“典型”、“榜样”了。
正面的会号召大家去学习,负面的往往不需要号召,就会有样学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