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您尽管看。”摊贩蹲在摊位后面,双手揣在袖口里,点点头,天冷,一点拿出手来的意思都没有。
在摊贩首肯后,唐植桐才将东西拿起来,仔细看了起来,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入手挺沉。
放在鼻尖闻闻,有股淡淡的香味,能跟檀木对上号。
“嘿,同志,您眼光真好,这是开了门的物件,传承有序,是从梅老板的戏班里传出来的。”摊贩看唐植桐上心,话也就多了起来。
“哦?干嘛用的?长得挺奇怪的。”材质对,但模样怪,唐植桐顺口问了一句。
摊贩脸上的笑容一滞,感情您不认识?但还是给唐植桐讲解道:“这叫檀板,也叫牙子或者梆板,是戏班子里打鼓用的。”
“哦,您这么一说,涨见识了。您出个价。”唐植桐看了一下尺寸,将近三十公分长,七八公分宽,虽然中间厚了点,而且中间有孔,但可以后期打磨、规避掉,不影响做梳子。
“来,咱拉个手?”摊贩看唐植桐想要,这才把手从袖子里掏了出来。
“抱歉,我不会。您直说就行,这周围也没旁人。”琉璃厂街上人不多,这个摊位背光,人更少。
“既然您诚心要,给两块钱得了。”摊贩故作大方,将手一挥,报了个价。
“高了。”唐植桐说着,将鼓板又放了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