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68“集邮” (5 / 9)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5 11:09:55
        眼下通信并不方便,大多时候都是靠写信,不少有通信需求的普通上班族多多少少都会在家备下一些信封、邮票。

        一来这些东西并不贵,二来邮局并非全天上班。

        写封信再去邮局买信封、邮票的话,运气不好需要排队,写好还会抽查、称重,费时的很。

        若自己都有就没这些事情了,上班路上直接投到邮筒里就好,每个片区的投递员一天至少开两次邮筒取信,邮递速度并不比去邮局慢。

        只要邮票面额贴的正确,不要把外埠贴成四分钱的,邮局分拣信件盖戳的时候,并不会特意去逐件称重,99.9%的信件都是直接过,除非在信封里面塞了一本书,却只贴了普通信件的邮资,那得退回。

        唐植桐有写信的需求,小王同学也有,所以二人平时都会备下一些邮票、信封。

        信封是一样的,但邮票却是花里胡哨的,图案多种多样。

        眼下每年发行的邮票至少有二十套,什么纪念邮票、特殊邮票,平均每个月两套,跟唐植桐小时候见过的大相径庭。

        唐植桐小时候常见的邮票就那么几种,8分的万里长城、BJ民居,20分的上海民居,50分的四川民居。

        年纪再大点的,可能还会对8分的红太阳及北京饭店邮票记忆犹新。

        九十年代,由于部分家庭老邮票囤的太多,加上邮资上涨,会贴好几张8分的,凑足邮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