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42意外来信 (8 / 10)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6 10:40:26
        有南方的朋友第一次到北方,一瞅,一两多少多少钱,心道:嚯,瞧不起谁呢?来一斤!

        这时,服务员往往会劝一句:我们家水饺大,你一个人吃不了一斤,三两就差不多了。

        听劝的呢,吃不了打包带走,不听劝的呢,还是吃不了打包带走,区别在于最后打包多少。

        究其原因,这个“两”不是指的水饺的重量,而是饺子皮的重量,一般来说一斤面能包六十个水饺,三两就是十八个。

        后来,随着市场化的发展,房租越来越高,很多商家要么馅少了,要么按“份”卖了。

        唐植桐就眼瞅着一家比较好吃的店,从一个上下两层百十平方的铺面,慢慢发展到单层。

        后来就剩个门脸,吃水饺都得蹲路边小桌上。

        再后来门脸也没了,改在下午下班时在胡同口的帐篷里。

        最后创卫嘛,老夫妻俩的帐篷也没了,改为单卖冷冻水饺,但坚持了没多久,由于买的人不多,索性就不干了。

        唐植桐带上松子,用高压锅装着水饺来到椿树胡同的时候,依旧是只有静莹、敬民姐弟在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