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知道,但小王同学心里清楚,高脑油是搞特殊化,也是工业化建设全面起步的需要,是一种有效的刺激手段。
发放的门槛挺高,发放对象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理科方向的那种,像民国时被捧上天的“大师”们,与国建设不如理科知识分子发挥的作用大。
前几年发放的时候,每个月只有一斤,从大前年开始才涨成了一斤半,之前大家肚子能吃饱的时候,这些油票没那么重要,但眼下嘛,谁家若是能吃上高脑油,说出去倍有面儿。
“哥!我要吃炸香椿鱼儿!”凤芝可不管什么待遇不待遇的,家里有了油就代表着生活条件变好了,吃点好吃的不过分吧?
“吃吃吃,就知道吃。”张桂芳戳了一下小闺女的脑门,从她手里拿过油票,批评道:“这是给你哥补脑子用的,能是给你吃炸香椿鱼的吗?”
“桉子,这票见月都有?”张桂芳批评完凤芝,转头跟儿子确认道。
“嗯,每个月都有,差不多每个月的月底能拿到手。”唐植桐看母亲那小心翼翼拿着油票的样子,生怕高脑油飞了似的,有些心酸,自己要这空间有何用?!
“那咱家每个月有四斤,不对,四斤……”张桂芳看着票面斤两算起了家里食用油的定量。
“妈,是四斤六两。”唐植桐早就将这道数学题算了个明白。
“对,那可够宽裕了,你以后不用再往家带板油了,老麻烦人家也不是个事。”张桂芳瞅了儿子一眼,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