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皮塞子塞回去,唐植桐拿着盐水瓶子打量,这种玻璃瓶很实用,除了皮塞子容易老化、不经摔外,几乎没有缺点。
“大发明家,是想发明一种不怕摔的瓶子吗?”小王同学看丈夫愣神,笑着问道。
“太难了,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搞不出来。”唐植桐笑着摇摇头,又把瓶子给放回挎包里。
不怕摔的瓶子啊,不知道能不能用防弹玻璃做,不过,即便做出来,恐怕也没有什么推广价值,因为成本太高。
相比较提高玻璃的防磕碰能力,从设计方面提高一下水壶的实用性倒是更具可行性。
见丈夫说搞不出来,小王同学笑笑没再出声,她也想在发明上帮一下丈夫,但总感觉自己没有那些奇思妙想,每每都只能作罢。
唐植桐放回玻璃瓶,眼睛盯着小王同学胸前的水壶,想到了去武汉时赵鑫带的水壶。
小王同学的水壶是以前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瓶口带有螺纹,而赵鑫的那个水壶是国内限于技术水平生产的大路货。
尽管两者在密封性上有很大差距,但也不能指责说国内不尽力,因为确实只有这么个生产水平。
要知道,当初川军抗战出川时装备更差,用的水壶是陶制的,不仅易碎,还沉,所以当时很多战士宁愿渴一点,也不愿带这种水壶上战场。
玻璃加螺旋口比较容易,烧红后用模具一夹即可,但金属的有些难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