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花了一块五,终于进了天坛的大门。
对于这个价格,小王同学也有些意外,一旁的好心人给了个答案:天坛开放之初,一张门票卖到了三毛银元,这边票价一直就不便宜。
便不便宜的吧,小两口也没太拿着当回事,来这边又不跟袁大头似的为了登基,自己一家人就是为了放个风筝罢了。
天坛地盘大,刚进门没走多远,唐植桐就看到了旁边有地里种了菜,稀稀拉拉的,有点陶渊明的风范。
“草盛豆苗稀”,这要是放普通农民身上,绝对会被骂做“懒汉”,但陶渊明不同,他后面有家族做支撑,他种的也不是地,是那种意境。
如果此时有无人机俯拍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草盛豆苗稀”的不仅仅只有北门入口这一块,东南角有一大片,几乎都开垦出来当了农田。
也许是天坛太大,显得游客少,也许这边游客就是少,毕竟门票价格贵。
众人走到祈年殿就住了脚,这边稀稀拉拉的有几个放风筝的,不过人家都是买的那种精致风筝。
与人家的风筝比起来,唐植桐和小王同学通力协作做出来的“燕子”就有点不够看了。
好在凤芝没有跟人家攀比,兴致勃勃的要求先飞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