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渠门周边有很多“义地”,也没怎么有人管,所以很多从事丧葬服务的会去提前“占地儿”,在选好的地方预先挖一些“半坑”,也就是不够深的墓穴,等有人往这儿埋的时候再将坑挖至标准深度,有点卖公墓的意思在里面。
这些半坑在殡葬行业内叫“等坑”,老百姓俗称“沙窝子”。
安化楼往东来的这一片,在以前叫“四海棠”,是旧社会的平民窟。
以前四海棠这一片住的都是穷苦人,除了捡破烂的、拉人力车的,就是手艺人。
手艺人分两种,一种是不要你车,不要你房,不要你买这,不要你买那,只想在你需要的需要的时候陪你聊聊天,做点对身心有益的交流,走的时候稍微留下点钱就行的女菩萨。
其实干这一行的,不光有女菩萨,也有男菩萨,俗称兔爷。
不过这一片没有兔爷居住,因为兔爷都是有钱人的专享,靠近戏园子的地方会比较多一些。
还有一种手艺人是靠白事吃饭的。
由于广渠门附近有很多义地,时常有发丧、出殡的经过,这边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白事”从业者居住的首选。
以前在这边能找到抬杠的、打执事的、吹唢呐的、敲锣的、扎纸马的、卖纸人的等等。
正是由于这帮穷苦人住在这边,所以四九城百姓当时又将广渠门内的这片地方称之为“穷四十八家”,与唐家所在的“穷八家”并驾齐驱,只不过这边穷人更多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