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兜里没几钱,个人必须负担一部分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再说有赤脚医生在,能很容易的把小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好让这部分钱真正用在有重大疾病或真正有需要的社员身上。
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立在成立了公社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公社,唐植桐是不打算碰合作医疗的。
如果没有公社,哪怕把合作医疗吹的天花乱坠,限于千年的小农思维,绝大部分农民都不会加入。
成立公社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实行公社之前已经有地方出现了土地买卖、兼并。
要知道这距离分田地还不足十年,若是照这个势头下去,很快就会出现另一批地主、佃户。
成立公社撑起了农民的生存空间,也是对广大农民的一种变相保护。
晚上,唐植桐依旧是找了个犄角旮旯安好小房子。
吃过饭,借着蜡烛微弱的光,唐植桐掏出笔纸整理提案,其中最主要的例子就是南峪生产大队。
写提案固然要体现南峪生产大队的整体意愿,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得把动机、益处写出来。
唐植桐盼着合作医疗在四九城周边大规模推广,没有足够的益处,恐怕卫生部门不乐意掏这部分钱。
放在第一位的原因肯定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